中心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泽教授来我校做报告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7日 00:00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926日下午,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著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科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创始主任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教授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作了题为“Space and Time in the Brain(大脑中的时空)”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是西北大学“诺奖论坛”第四讲。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向爱德华•莫泽颁发“西北大学荣誉教授”证书,并赠送蓝田玉印章。郭立宏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他希望莫泽教授能继续关心支持西北大学及学校生物学科的建设发展,与西北大学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他说,西北大学将持续开展“诺奖论坛”这样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传承科学精神、传播学术思想,为弘扬学校的学术文化传统,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及思想动能。

聘任仪式由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主持,校党委常委、党(校)办主任吕建荣及相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出席活动。来自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及西北大学附中的六百余名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爱德华·莫泽在报告中讲述了他在过去数十年中作出的一系列脑机理前沿研究。首先,他提出问题,“我们是怎么知道我们身在何方的?我们怎么找到由此至彼的路线?我们是怎么把这些信息储存下来,让我们重返故地的时候能立刻找到路?”

基于这一思考,1971年约翰·奥基夫发现了这个定位系统的第一个成分。三十多年后,爱德华·莫泽和迈-布里特·莫泽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的另一个关键成分——一种神经细胞,被命名为“网格细胞”(grid cells),它们组成了一个坐标系,允许生物进行精确定位和寻路。这些“网格细胞”为大脑提供了相当于纬度和经度的“坐标”,它们与位置细胞一起形成了大脑的内在导航系统,让生物准确感知自己的位置。师徒三人因此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随后,爱德华•莫泽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关于时间的定位和大脑感知,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大脑认知机制和对大脑的认知功能进行研究的科学意义。他还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状况,他的实验室尝试通过人脑的运算机理来提高人工智能(AI)的运算认知能力。在讲述自己的科研成长经历中,他鼓励师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领域,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报告会前,郭立宏会见了爱德华·莫泽,向他介绍了西北大学新成立的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并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和聘任,爱德华·莫泽教授及其团队能继续关心支持西北大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建设发展,与学校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当天上午,爱德华·莫泽还参观了西北大学博物馆,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进行了学术座谈。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