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大纲 > 正文
《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09日 00:00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一.实验目的

以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区域性的地方特色,在突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先导的基础上,以进化上有重要地位门类的代表动物(实验动物)为材料,构建《动物学》实验内容。拟建立一个既与理论课有一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实验体系,力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验内容

实验1 原生动物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通过眼虫、变形虫及其它鞭毛虫、肉足虫的观察,了解鞭毛纲与肉足纲的主要特点,并认识一些常见或有经济价值的种类。

2.了解疟原虫的生活史和各期的基本形态;认识几种有经济价值的孢子虫;通过代表动物了解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3.通过草履虫及其它纤毛虫的观察,了解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并认识一些常见种类。

(二)内容

1.眼虫和变形虫观察。

2.其它鞭毛虫和肉足虫观察。

3.间日疟原虫生活史观察。

4. 艾美球虫观察。

5. 草履虫观察。

二.操作与观察

(一)眼虫和肉足虫玻片观察。

(二)活体观察。

(三)疟原虫—玻片。

(四)艾美球虫和草履虫—活体。

(五)其它纤毛虫和孢子虫

三.作业与思考

1.绘制眼虫放大图,并示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2.绘制草履虫放大图,并示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3.总结鞭毛纲与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4.总结纤毛纲与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实验2 海绵动物及腔肠动物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通过海绵动物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并认识一些常见种类。

2.通过水螅及其它腔肠动物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并认识一些常见种类。

(二)内容

1.海绵动物门的代表动物观察。

2.水螅观察。

3.其它腔肠动物

二.操作与观察

(一)白枝海绵及其它海绵动物装片、切片、标本。

(二)水螅装片、切片。

(三)其它腔肠动物装片、切片、标本。

三.作业与思考

1.绘制水螅横切图,并示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2.总结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实验3 扁形动物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通过涡虫、华枝睾吸虫和猪带绦虫的观察,了解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的基本特征以及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在虫体形态结构上引起的不同变化。

2.认识一些常见扁形动物种类。

(二)内容

1.涡虫活体观察。

2.扁形动物装片及切片观察。

二.操作与观察

(一)涡虫形态及焰细胞—活体观察。

(二)涡虫、吸虫、绦虫装片、切片及标本。

三.作业与思考

1.绘制涡虫横切图,并示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2.总结扁形动物门各纲的主要特征。

3.吸虫和绦虫营寄生生活,其形态结构与涡虫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实验4 蛔虫及其它假体腔动物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及假体腔动物的一般特征。

2.认识一些常见假体腔动物种类。

(二)内容

1.蛔虫浸透制标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蛔虫切片观察。

3.其它假体腔动物观察。

二.操作与观察

(一)蛔虫标本解剖及切片观察。

(二)其它假体腔动物—蛲虫、钩虫、铁线虫、轮虫等。

三.作业与思考

1.绘制蛔虫横切图,并示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2.假体腔动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实验5 环毛蚓及其它环节动物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认识一些常见环节动物种类。

(二)内容

1.外形与结构观察。

2.蚯蚓切片观察。

3.其它环节动物观察。

二.操作与观察

(一)环毛蚓浸制标本解剖及切片观察。

(二)其它环节动物—沙蚕、金线蛭毛翼虫等。

三.作业与思考

1.绘制蚯蚓横切图,并示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2.为什么说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

实验6 软体动物-河蚌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结构及其特征。

2.认识瓣鳃纲、腹足纲一些常见和重要经济种类。

(二)内容

1.河蚌活体观察和解剖。

2.其它经济种类观察。

二.操作与观察

(一)河蚌活体及浸制标本解剖。

(二)其它经济种类展示—瓣鳃纲、腹足纲等常见种类。

三.作业与思考

1.绘河蚌内部构造图,并示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2.比较瓣鳃纲与腹足纲因生活方式不同,形态构造上产生的差异。

实验7 软体动物-乌贼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通过对乌贼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了解头足纲动物的一般特征。

2.认识软体动物门各纲的代表。

(二)内容

1.乌贼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2.其它经济种类展示。

二.操作与观察

(一)乌贼的外形与解剖。

(二)软体动物门各纲代表展示—石鳖、鲍、蜗牛、角贝、章鱼、柔鱼等种类。

三.作业与思考

1.绘乌贼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2.总结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并比较各纲差异。

实验8 沼虾(或对虾)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通过观察沼虾的外形及内部结构,了解甲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

2.认识甲壳纲的一些常见种类。

(二)内容

1.沼虾的外形及内部结构。

2.甲壳纲各重要类群代表动物展示。

二.操作与观察

(一)沼虾外形观察、内部解剖—附肢、各器官、系统。

(二)甲壳纲代表动物展示—水蚤、剑水蚤、藤虎、对虾、中华绒螯蟹、三疣梭子蟹等种类。

三.作业与思考

1.绘沼虾附肢简图。

2.总结甲壳纲的主要特点。

实验9 蝗虫外形和内部结构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通过棉蝗(或稻蝗)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了解昆虫的一般特征。

(二)内容

1.棉蝗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二.操作与观察

(一)外部形态观察。

(二)内部解剖。

三.作业与思考

1.通过对棉蝗的解剖与观察,说明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其中哪些特征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2.棉蝗循环系统与沼虾相比,有何不同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实验10 昆虫分类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学习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昆虫结构与机能的统一性。

2.初步学会利用检索表鉴定昆虫的方法。

3.认识肢口纲、蛛形纲、多足纲及昆虫纲各重要目的代表种类及重要经济昆虫的常见代表种类。

(二)内容

1.口器、足、翅、触角类型。

2.变态。

3.拟态与保护色。

4.多态与社会性昆虫。

5.节肢动物门分纲、目。

6.检索表的类型及使用方法。

二.操作与观察

(一)针插标本

(二)装片标本

(三)生态标本

(四)浸制标本

(五)检索表编制

三.作业与思考

1.昆虫口器、足、翅、触角类型主要各有哪些?

2.什么是社会性昆虫?

3.记述所鉴定昆虫的主要特征。

4.根据已鉴定昆虫,制作一个简单的昆虫纲各目检索表(至少包括8个常见目)。

实验11 棘皮动物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通过海星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了解棘皮动物的基本特征。

2.认识棘皮动物门各纲一些代表种类及重要的经济种类,以及苔藓动物、腕足动物和帚虫动物门的一些习见种类。

(二)内容

1. 海星外形观察。

2. 海星内部解剖

3. 蛇尾、海胆、海参、海百合示范

4. 草苔虫、海豆芽、箭虫示范

二.操作与观察

(一)浸制标本

(二)装片标本

三.作业与思考

1.绘海星消化系统和水管系统图,并示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2.棘皮动物形态构造上有何特殊之处?

三.实验学时安排(总时数27)

实验题目

学时

周次

备注

实验1原生动物

3

3

综合

实验2海绵动物及腔肠动物

2

4

验证

实验3扁形动物

3

5

综合

实验4蛔虫及其它假体腔动物

3

6

验证

实验5环毛蚓及其它环节动物

3

  7

验证

实验6软体动物-河蚌

2

8

综合

实验7软体动物-乌贼

2

9

综合

实验8沼虾(或对虾)

2

10

综合

实验9蝗虫外形和内部结构

3

11

验证

实验10昆虫分类及棘皮动物外形观察

4

12

综合

四.考试方式

    在平时考察(到课率、实验态度与作风)的基础上,通过作业完成情况,确定实验成绩,其成绩按该门课程总成绩的30%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