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本实验重点难点:小鼠、大鼠和家兔的捉拿方法;小鼠、大鼠和家兔的常见给药方法。 【教学内容】 药理学实验基本知识;实验动物的种系、分类;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和依据;实验动物的捉拿和固定方法;实验动物的标记方法;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实验动物的取血方法。 实验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本实验重点难点: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所产生不同药理作用的原理;小鼠灌胃及腹腔注射的方法;家兔灌胃及耳缘静脉注射的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药物的体内过程,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讲解并示教:小鼠灌胃及腹腔注射、家兔灌胃及耳缘静脉注射方法和要点。 3、观察分别给小鼠灌胃及腹腔注射硫酸镁溶液后小鼠的症状。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三肝功能损伤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本实验重点难点:肝功能损害对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镇静催眠作用的不同影响的原理;肝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肝脏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区别,肝脏转氨酶测定的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讲解并示教:移液枪的使用方法、酶标仪的使用方法。 3、观察肝脏功能损伤对两种药物作用的影响: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或水合氯醛溶液,记录并比较两组小鼠睡眠潜伏期(从给药到翻正反射消失)和睡眠持续时间(翻正反射消失到恢复);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ALT和AST活性;记录数据并分析。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四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本实验重点难点:半数有效量(ED50)的计算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药物ED50及LD50测定的意义、原理、测定方法和计算过程;孙氏法及Bliss’s法(DAS3.0软件)计算ED50的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讲解并示教:小鼠灌胃给药的方法和要点。 3、观察并计算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对小鼠催眠作用的半数有效量(ED50):取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称重;各组分别ip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溶液,药液容量均为0.1mL/10g;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指标,观察并记录给药30min内各组动物睡眠的鼠数,并记录。用孙氏法或Bliss’s法(DAS3.0软件或prism软件)计算戊巴比妥钠的ED50。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五药物的镇痛作用测定 本实验重点难点:小鼠热板法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小鼠扭体法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热板法及扭体法的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秩和检验及非配对t检验的原理及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讲解并示教: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的方法和要点。 3、分别用热板法及扭体法测定药物的镇痛作用,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镇痛百分率: (1)热板法:给药前筛选痛阈值合格小鼠(痛阈值在10-30秒内则为合格小鼠);分别给两组小鼠灌胃乙酰水杨酸溶液及生理盐水对照;给药后用热板法30min测痛觉反应一次,如小鼠在60s内不出现痛觉反应,则按60s计取出实验鼠; (2)扭体法:分别给两组小鼠灌胃乙酰水杨酸溶液及生理盐水对照;给药后30 min各组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观察10 min内产生扭体反应次数。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六药物的镇咳祛痰作用 本实验重点难点: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造模方法;苯酚红呼吸道排泌实验方法;统计检验方法的选择原则。 【教学内容】 1、讲解:镇咳实验及苯酚红呼吸道排泌实验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秩和检验及非配对t检验的原理及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讲解并示教:小鼠处死、解剖及气管分离方法;酶标仪的使用方法。 3、分别测定药物的镇咳作用及祛痰作用,并进行统计分析: (1)镇咳实验: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灌胃给药30 min后,将小鼠放入倒置的烧杯内,内放注入浓氨水的棉球,用秒表计时,记录咳嗽潜伏期(从注入氨水到出现咳嗽的时间)及2 min内的咳嗽次数,统计并计算镇咳百分率; (2)祛痰实验: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灌胃给药30 min后,腹腔注射苯酚红溶液。30 min后用CO2处死小鼠并分离气管,用5% NaHCO3溶液冲洗气管三次(0.5mL/次),合并冲洗液,以5% NaHCO3溶液为空白对照,用酶标仪于540 nm测吸光度(冲洗液内苯酚红含量)。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七呋塞米对小鼠尿量生成的影响 本实验重点难点:纸片法测定小鼠尿量的方法;统计检验方法及选择原则。 【教学内容】 1、讲解:呋塞米利尿作用的机制;纸片法实验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非配对t检验的原理及方法;Graphpad prism软件使用方法。 2、讲解并示教:小鼠灌胃给药及腹腔注射给药的方法和要点。 3、观察测定呋塞米的利尿作用:首先灌胃给与小鼠水负荷(生理盐水 0.5 mL/10g);20分钟后给药组每只动物ip给予1% 呋塞米溶液,对照组ip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立即用纸片法测定30 min尿量,记录数据并应用Graphpad prism软件统计分析。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八醋酸泼尼松的抗炎作用 本实验重点难点:耳肿胀法抗炎实验的方法;耳廓水肿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实验方法;统计检验方法及选择原则。 【教学内容】 1、讲解: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炎症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耳肿胀法抗炎实验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Graphpad prism软件使用方法。 2、讲解并示教:小鼠灌胃给药、处死及耳廓打孔的方法和要点。 3、观察并测定糖皮质激素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水肿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统计评价药物的抗炎作用:将小鼠分成2组,给药组ig给醋酸泼尼松溶液,对照组ig生理盐水作对照,给药后0.5 h在小鼠右耳的前后两面涂布二甲苯致炎剂(0.06 mL/只)。左耳不作任何处理。0.5 h后处死动物并剪下双耳,用打孔器在同一部位打下耳片,称重。肿胀度=致炎侧耳片重-非致炎侧耳片重;肿胀抑制率= (模型对照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平均肿胀度) /模型对照组平均肿胀度×100%。记录数据并应用Graphpad prism软件统计分析。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九肝素的抗凝血作用 本实验重点难点: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操作方法;小鼠取血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肝素的抗凝作用及机制;抗凝药物的筛选评价方法;玻片法抗凝实验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的方法。 2、讲解并示教: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方法和要点;小鼠眼底静脉丛取血、摘眼球取血的方法。 3、测定并比较肝素的体外及体内抗凝作用: (1)体外抗凝血实验:将肝素溶液和生理盐水溶液分别均匀涂抹在玻片上,60℃烘干备用;小鼠眼后静脉取血3-4滴,滴至玻片上并计时,每隔15 s~30 s用针头自滴血内连续挑起纤维丝为止,停止计时并记录凝血时间。 (2)体内抗凝血实验:给药组小鼠尾静脉注射肝素溶液,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给药3-5分钟后,按照体外抗凝血实验(1)方法,采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十维拉帕米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本实验重点难点:氯仿诱发小鼠心室纤颤(室颤)的模型制作方法;小鼠的开胸解剖操作。 【教学内容】 1、讲解:维拉帕米预防室颤的作用及机制;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的造模方法;维拉帕米的抗心律失常实验注意事项;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及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 2、讲解并示教:小鼠开胸操作及室颤的观察。 3. 观察并记录维拉帕米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的预防作用:每组取KM小鼠5只,其中1只断颈处死,迅速打开胸腔观察小鼠正常心跳情况。另4只分组称重,2只ip维拉帕米溶液,2只ip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作对照。给药30 min后,将小鼠扣在烧杯中,并将注有氯仿的棉球放入烧杯,记录小鼠停止呼吸的时间,并立即解剖小鼠打开胸腔,观察并记录小鼠室颤情况;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分别判定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的翻倒时间及室颤发生率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