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以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为基础,结合不同作用类别的药物,设计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验证药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牢固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以新药临床前药理学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为指导,设计综合性实验,了解在药物发现和评价过程中,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必要性。通过药理学实验,使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合理设计思路和方法,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互助协作、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 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一、实验目的
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技术。
二、实验内容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途径(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实验的实施、结果分析处理、报告的撰写以及及时的总结)。
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行为学、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和临床药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技术方法,人体、整体动物、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的实验技术)。
药理学整体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实验动物的选择、编号、捉持、给药、麻醉、保定、局部解剖操作、生物样品的采集分析及处死方法)。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例数、随机分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设置、剂量组之间的剂量设置)。
药理学实验的统计处理原则(根据计量资料和计量资料,正确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
药理学实验原始数据的记录(动物种类、性别、体重、年龄、来源及饲养条件,所用仪器的生产厂家和型号,受试药品和试剂生产厂家、批号、配制方法,操作人员及核对人员签字等)
药理学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和器械(生命信号计算机实时采集记录分析系统,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生化分析仪,自主活动计数仪,常用器械操作技术)。
三、作业与思考
熟悉生理信号实时采集记录分析系统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软件;了解药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方法。
实验二 药物的量效关系以及pD2和pA2测定估算
一、实验目的
了解激动剂量效关系曲线的特点,了解竞争性拮抗剂对激动剂量效关系曲线的影响,理解并掌握pD2和pA2的意义和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豚鼠离体回肠标本制作,乙酰胆碱引起豚鼠回肠收缩的累积量效曲线,阿托品存在下对乙酰胆碱引起豚鼠回肠收缩的累积量效曲线的影响,估算pD2和pA2。
三、作业与思考
量效曲线绘制,pD2和pA2计算;探讨如何发现和鉴定一个受体。
实验三 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以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一、实验目的
了解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药代动力学模型以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
建立血液样本中没食子酸浓度高效液相的测定方法,家兔iv给药,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没食子酸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应用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三、作业与思考
绘制药-时曲线,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及其意义;讨论药物代谢动力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实验四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了解药物、机体机能状态和合并用药等方面的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尼可刹米不同途径给药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合并用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三、作业与思考
讨论药物效应产生的过程以及影响各环节的因素。
实验五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镇痛药筛选和评价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应用小鼠热板实验法和小鼠扭体实验法,观察解热镇痛药和中枢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三、作业与思考
计算痛阈提高的百分率和扭体发生的百分率,讨论热板法和扭体法的区别。
实验六 药物对离体血管平滑肌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掌握离体血管条的制备方法,观察维拉帕米对电压依赖钙通道(PDC)的阻断作用和酚妥拉明对受体调节钙通道(ROC)的阻断作用。
二、实验内容
家兔主动脉环的制备,纪录不同条件下血管环的收缩曲线,结果分析。
三、作业与思考
探讨维拉帕米对PDC的阻断作用和酚妥拉明对ROC的阻断作用的机制。
实验七 抗凝血药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掌握凝血时间的测定方法和抗凝血药的筛选方法。
二、实验内容
观察肝素对小鼠全血凝血时间,血浆复钙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的影响
三、作业与思考
讨论抗凝血药作用的部位和抗凝血药的应用。
实验八 利尿药和脱水药对尿液生成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急性利尿药实验方法,观察利尿药和脱水药对尿液生成和电解质代谢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代谢笼集尿装置收集尿液,尿液电解质测定,比较利尿药和脱水药对尿液生成和电解质代谢的影响。
三、作业与思考
探讨不同类别利尿药对尿液电解质排泄的区别以及对临床应用的影响。
实验九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抗炎药评价常用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内容
糖皮质激素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水肿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三、作业与思考
比较耳廓重量以及兰染时间和程度的差异;探讨抗炎药可能的作用机制。
实验十 新药临床前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新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二、实验内容
新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与要求,及其在新药发现和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和指导意义。
实验十一 药物对呼吸、心血管系统和一般神经活动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新药安全性药理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反映整体实验动物机体机能状态的指标、观察和记录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动物的一般体征观察,呼吸、血压、心电图、一般行为活动的纪录分析方法。
三、作业与思考
探讨新药一般安全性药理研究对主要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实验十二 机磷酸酯中毒、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的解救作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新药主要药效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观察家兔有机磷酸酯中毒后,出现的M样、N样以及中枢症状,观察阿托品和解磷定的解救作用。
三、作业与思考
观察记录动物中毒前后以及解救后的症状并分析有机磷酸酯的中毒机制以及阿托品和解磷定的解救机制。
实验十三 创新探索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初步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学生自主查阅文献、确定有意义的研究题目,撰写科学的研究计划与方案,论证可行性;预试验,熟悉实验操作,调整、修改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计划;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得出适当的结论,撰写正式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学时分配(总课时为36学时)
序 号
|
实 验 名 称
|
周次
|
学时
|
类型
|
实验1
|
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
|
4
|
基本
|
实验2
|
药物的量效关系以及pD2和pA2测定估算
|
|
6
|
综合
|
实验3
|
药物的血时曲线测定以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
6
|
综合创新
|
实验4
|
药物、机体状态和合并用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
|
2
|
综合
|
实验5
|
药物对离体血管平滑肌的影响
|
|
2
|
验证
|
实验6
|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观察
|
|
2
|
验证
|
实验7
|
药物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
|
2
|
验证
|
实验8
|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
|
2
|
验证
|
实验9
|
利尿药对尿液生成的影响
|
|
2
|
验证
|
实验10
|
药物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
|
2
|
综合
|
实验11
|
有机磷酸酯中毒和解救
|
|
6
|
综合
|
实验12
|
药物对呼吸、心血管系统和一般神经活动的影响
|
|
6
|
综合
|
实验13
|
创新探索性实验
|
|
4-8
|
创新
|
备注:实验5——9任选三个
四.考试方式
实验作业60%,实验操作30%,实验课参与境况1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药理学实验》,章元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目:《药理实验方法学》,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