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大纲 > 正文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1日 00:00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一、实验目的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训练,应使学生达到:(1)了解药材的基本鉴别方法,并熟练使用。(2)掌握中药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特征,能快速准确的鉴别药材的真伪和优劣,作出正确的质量评价。

二、实验内容

内容包括根及根茎类等12大类中药的鉴别,方法有:性状鉴别、基源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实验一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一)

1. 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大黄、怀牛膝、赤芍、甘草。

2) 掌握大黄、怀牛膝、赤芍、甘草的显微鉴别特征。

2. 内容

1)药材性状鉴别注意点:观察各种药材个子及其饮片的鉴别特征。

2)显微鉴别:药材粉末(大黄、怀牛膝、赤芍、甘草);药材横切片(大黄、怀牛膝)。

3)理化鉴别:大黄微量升华法

3. 操作与观察

1)配制水合氯醛试液和稀甘油。

2)制作药材粉末(60-80目)和药材横切片(0.8-1毫米)。

3)观察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大黄、怀牛膝。

4)观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大黄、怀牛膝、赤芍、甘草。

5)大黄粉末进行微量升华,显微镜下观察各种黄色结晶的形状。

4. 作业与思考

1)绘制上述4种药材的粉末特征图。

2)绘制大黄、怀牛膝横切面简图。

3)绘制大黄升华物的显微特征简图。

实验二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二)

1.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当归、黄芩、白术、麦冬、山药。

2) 掌握当归、黄芩、白术、麦冬、山药的显微鉴别特征。

2.内容

1)药材性状鉴别注意点:观察各种药材个子及其饮片的鉴别特征。

2)显微鉴别:药材粉末(当归、黄芩、白术、山药)、药材横切片(麦冬)。

3.操作与观察

1)配制水合氯醛试液和稀甘油。

2)制作药材粉末(60-80目)和药材横切片。

3)观察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麦冬。

4)观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当归、黄芩、白术、山药。

4. 作业与思考

1)绘制当归、黄芩、白术、山药粉末特征图。

2)绘制麦冬横切面简图。

 

实验三   茎木类和皮类中药的鉴别

1.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槲寄生、鸡血藤、牡丹皮、厚朴、黄柏。

2) 掌握槲寄生、鸡血藤、牡丹皮、厚朴、黄柏的显微鉴别特征。

2.内容

1)药材性状鉴别注意点:观察各种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2)显微鉴别:药材粉末(鸡血藤、厚朴、黄柏);药材横切片(槲寄生、牡丹皮)。

3.操作与观察

1)配制水合氯醛试液和稀甘油。

2)制作药材粉末(60-80目)和药材横切片(0.8-1毫米)。

3)观察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槲寄生、牡丹皮。

4)观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鸡血藤、厚朴、黄柏。

4. 作业与思考

1)绘制鸡血藤、厚朴、黄柏粉末特征图。

2)绘制槲寄生、牡丹皮横切面简图。

                   

实验四   叶类中药的鉴别

1.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2) 掌握陈列的原植物标本鉴别特征。

3) 掌握枇杷叶、番泻叶、艾叶、大青叶的显微鉴别特征。

2.内容

1)原植物鉴别注意点:观察原植物标本的主要分类学特征。

2)药材性状鉴别注意点:观察各种药材性状鉴别特征。

3)显微鉴别:药材粉末、药材横切片

3.操作与观察

1)配制水合氯醛试液和稀甘油。

2)制作药材粉末(60-80目)和药材横切片。

3)观察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枇杷叶、番泻叶、艾叶、大青叶。

4)观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枇杷叶、番泻叶、艾叶、大青叶。

4.作业与思考

1)绘制上述药材粉末特征图。

2)绘制上述药材横切面简图。

                                       

实验五   花类中药的鉴别

1.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2) 掌握金银花、丁香、红花、蒲黄的显微鉴别特征。

2.内容

1)药材性状鉴别注意点:观察各种药材性状鉴别特征。

2)显微鉴别:药材粉末。

3.操作与观察

1)配制水合氯醛试液和稀甘油。

2)制作药材粉末(60-80目)。

3)观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金银花、丁香、红花、蒲黄。

4.作业与思考

1)绘制上述药材粉末特征图。

2)观察花粉粒形态,思考其在药材鉴定上的意义。

3)如何区分腺毛和非腺毛? 

                                    

实验六   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一)

1.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五味子、苦杏仁、吴茱萸、酸枣仁。

2) 掌握五味子、苦杏仁、吴茱萸、酸枣仁的显微鉴别特征。

2.内容

1)药材性状鉴别注意点:观察各种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2)显微鉴别:药材粉末。

3.操作与观察

1)配制水合氯醛试液和稀甘油。

2)制作药材粉末(60-80目)。

3)观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五味子、苦杏仁、吴茱萸、酸枣仁。

4.作业与思考

绘制上述药材粉末特征图。

                

实验七   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二)

1.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马钱子、枸杞子、槟榔、砂仁、栀子。

2) 掌握马钱子、枸杞子、槟榔、砂仁、栀子的显微鉴别特征。

2.内容

1)药材性状鉴别注意点:观察各种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2)显微鉴别:药材粉末(马钱子、枸杞子、槟榔、砂仁、栀子);药材横切片(槟榔、砂仁、栀子)。

3.操作与观察

1)配制水合氯醛试液和稀甘油。

2)制作药材粉末和组织横切片。

3)观察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槟榔、砂仁、栀子。

4)观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马钱子、枸杞子、槟榔、砂仁、栀子。

4.作业与思考

1)绘制上述5种药材的粉末特征图。

2)绘制槟榔、砂仁、栀子药材的横切面简图。                          

                        

实验八   全草类和菌类中药的鉴别

1.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麻黄、薄荷、淡竹叶、石斛、茯苓。

2) 掌握陈列的原植物标本鉴别特征。

3) 掌握麻黄、薄荷、淡竹叶、石斛、茯苓的显微鉴别特征。

2.内容

1)原植物鉴别注意点:观察原植物标本的主要分类学特征。

2)药材性状鉴别注意点:观察各种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3)显微鉴别:药材粉末(麻黄、薄荷、淡竹叶、茯苓);药材横切片(石斛)。

3.操作与观察

1)配制水合氯醛试液和稀甘油。

2)制作药材粉末和药材横切片。

3)观察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石斛。

4)观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麻黄、薄荷、淡竹叶、茯苓。

4.作业与思考

1)绘制药材麻黄、薄荷、淡竹叶、茯苓的粉末特征图。

2)绘制药材石斛的横切面简图。

                        

               

实验九 动物和矿物类中药的鉴别

1.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全蝎、僵蚕、朱砂、雄黄。

2) 掌握全蝎、僵蚕、朱砂、雄黄的显微鉴别特征。

2.内容

1)药材性状鉴别注意点:观察各种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2)显微鉴别:药材粉末。

3.操作与观察

1)制水合氯醛试液和稀甘油。

2)制作药材粉末(60-80目)。

3)观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全蝎、僵蚕、朱砂、雄黄。

4.作业与思考

绘制药材粉末特征图。

 

实验十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1.目的

1)了解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标准项目及其研究的技术要求。

2)掌握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内容

1)查阅文献,制定标准研究实验方案。

2)撰写中药材和制剂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3.操作与观察

1)制备3批双丹酊。丹参100g、丹皮80g、山楂50g,以上3味,加70%乙醇1000mL超声提取30分钟,滤过。

2)同法制备双丹酊丹参阴性样品溶液。

3)制备丹参素对照品溶液和丹参对照药材溶液。

4)TLC鉴别。

5)HPLC含量测定。

4.作业与思考

 

 

三、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周次

学时

性质

实验1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一)

5

4学时

综合

实验2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二)

6

4学时

综合

实验3

茎木类和皮类中药的鉴别

8

4学时

综合

实验4

叶类中药的鉴别

9

2学时

综合

实验5

花类中药的鉴别

10

2学时

综合

实验6

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一)

11

4学时

综合

实验7

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二)

12

4学时

综合

实验8

全草类和菌类中药的鉴别

13

2学时

综合

实验9

动物和矿物类中药的鉴别

15

2学时

综合

实验10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16

8学时

创新

总计

 

 

36学时

 

注:实验时间可根据课程进度及其他情况适当调整。

 

四、考核方式

   《中药鉴定学实验》包括药材性状鉴别、制片观察和绘图共100分,占《中药鉴定学》总成绩的20%。

五、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1.王永珍主编,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李家实主编,中药鉴定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康廷国主编,中药鉴定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4.康廷国主编,中药鉴定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5.《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

 

执笔人:房敏峰

审定人:刘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