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课程章节结构,详细阐述各章节主要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反映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体现课程特点;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上机、研讨等,应具体说明实践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
实验一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一) 1 重点难点 显微鉴别方法;根及根茎类代表中药的粉末鉴别特征;双子叶植物药根的异常结构。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2.1大黄粉末(簇晶、升华),甘草粉末(晶纤维),当归粉末(纺锤型韧皮薄壁细胞,油室);白术粉末(针晶、油室、菊糖,石细胞);3-4个混合粉末观察; 2.2牛膝横切片面简图(双子叶根异型维管束,沙晶)。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二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二) 1 重点难点 显微鉴别方法;根及根茎类代表中药的粉末鉴别特征;单子叶植物药根的一般结构。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2.1 人参粉末(簇晶、树脂道),党参粉末(石细胞、木栓、菊糖、乳汁管),山药粉末(针晶束、淀粉粒),天麻粉末(针晶束、多糖团块),3-4个混合粉末观察; 2.2麦冬横切片细胞图(单子叶根的构造,表皮、根被、针晶束、石细胞层、内皮层通道细胞、髓)。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三茎木、皮和叶类中药的鉴别 1 重点难点 显微鉴别方法;茎木、皮和叶类代表中药的粉末特征;双子叶植物药等面叶和异面叶。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2.1 鸡血藤(粉末晶纤维、饮片异型维管束、偏心髓),牡丹皮(粉末草酸钙簇晶、饮片内侧丹皮酚结晶),枇杷叶和番泻叶粉末(簇晶、晶纤维、非腺毛),3-4个混合粉末观察;枇杷叶横切片(异面叶)、番泻叶横切片细胞图(等面叶)。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四花、全草及其他类中药的鉴别 1 重点难点 显微鉴别方法;花、全草及其他类代表中药的粉末特征;双子叶植物代表药的叶结构特征。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金银花粉末(花粉粒表面刺突和3萌发孔、腺毛、非腺毛),蒲黄粉末(花粉粒表面雕纹和单萌发孔),茯苓粉末(菌丝),3个混合粉末观察;淡竹叶切片细胞图(运动细胞)。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五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 1 重点难点 学习显微鉴别;认识果实、种子类代表中药的粉末特征;认识种子的组织结构。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显微鉴别:五味子粉末(果皮、种皮),苦杏仁粉末(石细胞),吴茱萸粉末(腺毛、非腺毛),栀子粉末(含晶石细胞),3-4个混合粉末观察;苦杏仁纵剖面及纵切片观察(简图)。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六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一)——显微鉴别和检查 1 重点难点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依据中国药典检验原料药;理化鉴别方法。 2 原料药显微鉴别和检查 2.1 丹参、丹皮和山楂粉末显微鉴别 2.2 丹参、丹皮和山楂水分测定 2.3 丹参、丹皮和山楂的总灰分测定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计算水分和总灰分;设计问题(2-3个) 实验七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二)——浸出物和薄层鉴别 1 重点难点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进行制剂质量标准定性研究;理化鉴别。 2 原料药浸出物测定和制剂薄层鉴别 2.1 丹参、牡丹皮和山楂浸出物测定 2.2 双丹酊TLC鉴别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拍照;计算浸出物含量;设计问题(2-3个)
实验八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三)——含量测定 1 重点难点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含量测定项研究;理化鉴别。 2 含量测定项 2.1 HPLC仪器结构及样品制备(第一批) 样品处理,溶剂过滤,仪器模块,开机/关机,脱气/进样,观察/取图。 2.2 双丹酊中丹参的含量测定(HPLC)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样品制备要求;HPLC操作步骤;测定结果及计算公式;存在问题分析。
实验九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四)——起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1 重点难点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整理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资料。 2 教学内容 2.1 HPLC仪器结构及样品制备(第二批) 2.2 双丹酊中丹参的含量测定(HPLC) 3 实验要求 撰写双丹酊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讨论解决实验提出及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