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教学大纲 > 正文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6日 10:21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中药鉴定学实验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

课程类型

Course Type

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院(系)

Course Offering College (Department)

生命科学学院

负责人

Leader

房敏峰

课程团队

Team Members

房敏峰,何姣

课程编码

Course Code

U13M1245

学分

Credits

1学分

学时安排

Period Arrangement

36学时

授课对象

Audience

中药学专业本科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中文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Courses

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化学

课程简介

Course Description

中文200-500字,简要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后所能掌握的知识体系、能力素养等)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核心内容为中药标准。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和制剂,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和制定的对象包括新药材、新饮片、新提取物、新中成药及老药再评价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按照法定标准规范化检验检测样品,实现中药质量控制;能够参照现行版中国药典,研究制定新标准,开发中药新资源。未来能从事中药质量控制、质量评价及新药研究开发工作。

(英)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is an applied discipline that Identifies and studies 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tes Chinese medicine standard, seeks and expands new medicine source. The core of themis Chinese medicine standard.TCM includes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decoction pieces, extracts and preparations, and the objectsof Chinese medicine quality standards are new medicinal materials, new decoction pieces, new extracts, new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and old drugs reevaluation, etc.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realiz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cording to the legal standards, research and develop new standards and new resources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In the future, students will be engaged in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evaluation and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Syllabus

课程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1.课程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达成

(重点表述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某一方面达成的支撑情况。)


本实验课程为中药学专业学生从事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新资源开发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2.课程教学目标

详细描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1)通过典型品种的实验,能够对各类药材和饮片进行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

2)通过中药标准实验,能够设计中药新品种质量标准研究方案,并开展实验研究。


思政育人

CurriculumEducation

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凸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明确各门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本实验课程围绕中药鉴定方法和中药标准研究思路,设计鉴别和研究两大实验模块,提升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能力,及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能力。在此过程中,增强个人对中药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思政育人教学设计

(重点阐述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切入点、教学系统设计、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预期教学成效等,课程思政建设并非思政元素的“简单植入”和“生搬硬套”,应当在梳理课程知识体系基础上发掘课程内含或联系紧密的思政育人元素,注重整体设计和有机融入,采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讲授方式,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高度、深度和热度,下述格式仅供参考。)

知识点1实验一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一)

1)思政切入点:双子叶植物根的异常结构。

2)教学方法:比较法

3)预期成效:异常结构和正常结构都是植物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异常结构是鉴定中非常受欢迎的专属特征。提示“保持个性和特色”。


知识点2实验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二)

1)思政切入点:簇晶、砂晶、方晶、小针晶、针晶束。

2)教学方法:系统法

3)预期成效:从簇晶、砂晶、方晶、小针晶到针晶束,晶体对植物本身的生理价值不明确,但在被子植物类药材和饮片中具有系统鉴别意义。提示“天生我才必有用”。


知识点3实验茎木、皮和叶类中药的鉴别

1)思政切入点:等面叶和异面叶

2)教学方法:比较法

3)预期成效:等面叶和异面叶是植物物种适应环境的遗传特征,虽结构有别但功能相同。提示“实现目标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



知识点4实验花、全草及其他类中药的鉴别

1)思政切入点:腺毛和非腺毛

2)教学方法:比较法

3)预期成效:比较腺毛和非腺毛的结构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理解植物为自我保护和传播后代所做的努力。提示“我们都应该为人类健康和中药发展尽力”。


知识点5实验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

1)思政切入点:种子结构与胚的位置

2)教学方法:探究法

3)预期成效:种子纵剖面显示胚位于种子最核心位置,被胚乳(有或无)和种皮严密保护。在严酷的环境中,种皮保护胚不被破坏;当种子遇适宜环境发育的时候,胚乳和种皮贮藏层释放营养物质,供胚成长为新一代植物体,胚乳和种皮解体。提示“中药产业发展要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竭泽而渔”。


知识点6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一)——显微鉴别和检查

1)思政切入点:2020年版中国药典对检查项的导向

2)教学方法:探究法

3)预期成效:中药日趋依赖栽培资源的背景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成为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保障中药的“安全性”成为这一代中药人必须肩负的责任。


知识点7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二)——薄层鉴别和浸出物

1)思政切入点:薄层鉴别方法的确定必须阴性样品做参比

2)教学方法:探究法

3)预期成效:薄层鉴别要求建立专属性方法,而专属性必须以阴性样品无干扰为判断依据,


知识点8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三)——含量测定

1)思政切入点:双丹酊含量测定指标的确定

2)教学方法:设计法

3)预期成效:按照先君后臣再佐使的原则,优选选择双丹酊制剂的君药为对象,以君药中药效成分为代表成分,设立含量测定项指标。提示中药质量控制应“抓主要矛盾”。


知识点9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四)——起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1)思政切入点:中药标准研究思路

2)教学方法:探究法

3)预期成效:中药标准研究以现行版药典为导向,按药典项目和技术要求开展相关研究,药典具有“示范和榜样”的作用。



教学内容

Teaching Content

按照课程章节结构,详细阐述各章节主要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反映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体现课程特点;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上机、研讨等,应具体说明实践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


实验一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一)

1  重点难点

显微鉴别方法;根及根茎类代表中药的粉末鉴别特征;双子叶植物药根的异常结构。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2.1大黄粉末(簇晶、升华),甘草粉末(晶纤维),当归粉末(纺锤型韧皮薄壁细胞,油室);白术粉末(针晶、油室、菊糖,石细胞);3-4个混合粉末观察;

2.2牛膝横切片面简图(双子叶根异型维管束,沙晶)。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二)

1  重点难点

显微鉴别方法;根及根茎类代表中药的粉末鉴别特征;单子叶植物药根的一般结构。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2.1 人参粉末(簇晶、树脂道),党参粉末(石细胞、木栓、菊糖、乳汁管),山药粉末(针晶束、淀粉粒),天麻粉末(针晶束、多糖团块),3-4个混合粉末观察;

2.2麦冬横切片细胞图(单子叶根的构造,表皮、根被、针晶束、石细胞层、内皮层通道细胞、髓)。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茎木、皮和叶类中药的鉴别

1  重点难点

显微鉴别方法;茎木、皮和叶类代表中药的粉末特征;双子叶植物药等面叶和异面叶。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2.1 鸡血藤(粉末晶纤维、饮片异型维管束、偏心髓),牡丹皮(粉末草酸钙簇晶、饮片内侧丹皮酚结晶),枇杷叶和番泻叶粉末(簇晶、晶纤维、非腺毛),3-4个混合粉末观察;枇杷叶横切片(异面叶)、番泻叶横切片细胞图(等面叶)。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花、全草及其他类中药的鉴别

1  重点难点

显微鉴别方法;花、全草及其他类代表中药的粉末特征;双子叶植物代表药的叶结构特征。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金银花粉末(花粉粒表面刺突和3萌发孔、腺毛、非腺毛),蒲黄粉末(花粉粒表面雕纹和单萌发孔),茯苓粉末(菌丝),3个混合粉末观察;淡竹叶切片细胞图(运动细胞)。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

1  重点难点

学习显微鉴别;认识果实、种子类代表中药的粉末特征;认识种子的组织结构。

2  代表药物的显微特征

显微鉴别:五味子粉末(果皮、种皮),苦杏仁粉末(石细胞),吴茱萸粉末(腺毛、非腺毛),栀子粉末(含晶石细胞),3-4个混合粉末观察;苦杏仁纵剖面及纵切片观察(简图)。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设计问题(2-3个)


实验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一)——显微鉴别和检查

1  重点难点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依据中国药典检验原料药;理化鉴别方法。

2  原料药显微鉴别和检查

2.1 丹参、丹皮和山楂粉末显微鉴别

2.2 丹参、丹皮和山楂水分测定

2.3 丹参、丹皮和山楂的总灰分测定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画图;计算水分和总灰分;设计问题(2-3个)

实验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二)——浸出物和薄层鉴别

1  重点难点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进行制剂质量标准定性研究;理化鉴别。

2  原料药浸出物测定和制剂薄层鉴别

2.1 丹参、牡丹皮和山楂浸出物测定

2.2 双丹酊TLC鉴别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现场拍照;计算浸出物含量;设计问题(2-3个)


实验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三)——含量测定

1  重点难点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含量测定项研究;理化鉴别。

2  含量测定项

2.1 HPLC仪器结构及样品制备(第一批)

样品处理,溶剂过滤,仪器模块,开机/关机,脱气/进样,观察/取图。

2.2 双丹酊中丹参的含量测定(HPLC)

3  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样品制备要求;HPLC操作步骤;测定结果及计算公式;存在问题分析。


实验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四)——起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1  重点难点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整理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资料。

2  教学内容

2.1 HPLC仪器结构及样品制备(第二批)

2.2 双丹酊中丹参的含量测定(HPLC)

3 实验要求

撰写双丹酊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讨论解决实验提出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进度及要求

Teaching Progress and Requirements

内容

课内学时

教学方式

相关要求

实验一

4

实验

画图,作业

实验二

4

实验

画图,作业

实验三

4

实验

画图,作业

实验四

4

实验

画图,作业

实验五

4

实验

画图,作业,

预习水分和灰分测定法

实验六

4

实验

画图,作业,

预习浸出物和薄层测定法

实验七

4

实验

拍照,作业,

预习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验八

4

实验

取图,作业,

预习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实验九

4

实验

讨论实验提出及存在的问题

考核内容及方式

Contents and Method of Assessment

考核环节

总成绩占比

平时考核

1、考勤。

2、实验操作。

20%

实验报告

报告完成质量。

60%

期末互评

鉴定方法及其应用能力。

20%

教材

Teaching Material

作者译者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房敏峰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自编

2021

参考书目

Bibliography

作者译者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康廷国

中药鉴定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9

吴德康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其它

More

中国药典(一部,四部),2020年版

备注

Notes

全国中药技能大赛---中药鉴定学实验提纲

大纲执笔人

Author

房敏峰

审核人

Reviewer

赵新锋